东坡尝举“坡”字问荆公何义。公曰:“‘坡’者‘土’之‘皮’。”东坡曰:“然则’滑‘者’水’之‘骨’乎?”荆公默然。
——〔明〕王昀(yún)贞《调谑编》”
〔简释〕“坡”属“形声字”,王安石却把它当作“会意字”望文生训,自然惹人嘲讽。
应当指出,苏东坡采用了议论上的“归谬法”。俄国作家赫尔岑(cén)的一个故事与之相似。在某贵族举办的宴会上,轻狂、庸俗的乐曲吵嚷着,赫尔岑闭眼塞耳,极不耐烦。贵族看在眼里,就说:“这是流行歌曲,很高尚。”赫尔岑问:“流行就一定高尚么?”贵族反问道:“不高尚,怎么流行呢?”赫尔岑点点头,道:“那么,流行感冒该是最高尚的了!”这里赫尔岑用的也是“归谬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