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武帝过曹娥碑下,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“黄绢幼妇外孙齑(jī)臼(jiù)”八字,魏武谓修曰:“解不?”答曰:“解。”魏武曰:“卿未可言,待我思之。”行三十里,魏武乃曰:“吾已得。”令修别记所知。修曰:“黄绢,色丝也,于字为绝;幼妇,少女也,于字为‘妙’;外孙,女子也,字为‘好’;齑(jī)白,受辛也,于字为‘辞’(辤,cí)。所谓‘绝妙好辞’也。”
——〔南朝宋〕刘义庆《昀(yún)说新语·捷语》
〔简释〕曹娥为东汉著名孝女,为救父死于江中,县令立碑表彰,并命邯郸(hán dān)淳作诔(lěi)辞,叙述曹娥孝行。蔡邕(yōng)读诔辞后,深受感动,在碑背上题下八字,以赞美诔辞写得生动感人。
“黄绢幼妇外孙齑白”是“绝妙好辞”的隐语。蔡邕(yōng)采用“离合”、“衍义”等方法,制成了这个颇具影响的谜语。“绝”,先分为“色丝”,再衍义为“黄绢”,“妙”字先分为“少女”,再衍义为“幼妇”。在解谜时,思路则正好与之相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