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家并称举例

屈宋——战国楚大诗人屈原与辞赋家宋玉的并称。屈原,名平,字原,我国古代笫一个大诗人,他打破了《诗经》的四言句式,吸取楚国民间文学的丰富营养,开创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多变的新诗体——楚辞。他的代表作有《离骚》等。宋玉是继屈原之后最有名的楚辞作家。《九辩》是多数学者认为属于宋玉的作品,它仿效《离骚》写成,但在个人情思和艺术语言的创造上,有独特的贡献,对后来赋家有极深远的影响。
    ——参见《古代文学史语词辞典》
    〔简释〕我国古代齐名并称的作家很多很多,最著名者,略述于后——
    屈贾:屈原与西汉文学家贾谊,两人遭遇相似,且都擅长辞赋。
    贾马:贾谊与司马相如。二人均为西汉辞赋大家。
    枚马:西汉辞赋大家枚乘和司马相如。
    两司马:司马相如与司马迁。相如以赋称雄,迁以《史记》不朽。“文章西汉两司马”就是对二人的称誉。
    扬马;西汉辞赋大家扬雄与司马相如。
    班马:东汉班固与西汉司马迁。司马迁开创纪传体史学,班固则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。
    建安七子:汉末建安时期文学家孔融、王粲(càn)、刘桢(zhēn)、阮(ruǎn)瑀(yǔ)、陈琳、应玚(yáng)和徐干的并称。
    三曹:曹操与其子曹丕、曹植的并称。曹氏父子是当时文坛领袖,开创了建安文学“彬彬之盛”的局面。曹植的文学成就在父兄之上,被誉为“建安之杰”。
    竹林七贤:指三国魏文学家阮(ruǎn)籍、嵇(jī)康、向秀、山涛、阮(ruǎn)咸、王戎和刘伶七人。《世说新语》云:“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,肆意酣畅,故世谓‘竹林七贤’。”
    潘陆:西晋文学家潘岳与陆机。
    二陆:西晋文学家陆机与陆云兄弟的并称。
    陶谢: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。二人以描写自然风光著称于世,而陶以田园见长,谢以山水取胜。
    颜谢:南朝宋诗人颜延之与谢灵运。
    初唐四杰:唐诗人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与骆宾王。
    词家三李:唐李白、五代南唐李煜与宋李清照。
    李杜: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。
    大历十才子:唐代宗大历年间的诗人卢纶、吉中孚(fú)、韩翃(hóng)、钱起、司空曙、苗发、崔峒(dòng/tóng)、耿湋(wéi)、夏侯审、李瑞。(据《新唐书》)
    郊岛:唐诗人孟郊与贾岛,二人俱为著名苦吟诗人。
    韩柳:唐文学家韩愈与柳宗元。
    韩欧:唐文学家韩愈与宋文学家欧阳修,韩欧分别为唐代古文运动和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。
    唐宋八大家:唐宋两代著名散文家韩愈、柳宗元、欧阳修、苏洵(xún)、苏轼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。
    元白:唐诗人元稹(zhěn)与白居易,苏轼谓“元轻白俗。”
    元白张王:唐诗人元稹(zhěn)、白居易与张籍、王建。四人同以乐府诗著称。
    温李:唐温庭筠(yún)与李商隐。二人友善,皆以绮丽见长。
    温韦;唐温庭筠与五代前蜀韦庄。二人同为“花间派”代表作家。温有“花间鼻祖”之称。
    欧苏: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与苏轼,有师生之谊,又先后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。
    三苏: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其子苏轼、苏辙。苏轼成就最高,诗“苏黄”并称,词“苏辛”并称,文“欧苏”并称,书、画也极工。
    苏黄:北宋文学家苏轼与黄庭坚。
    苏辛: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。“苏辛词派”即“豪放词派”。
    苏门四学士:北宋诗人黄庭坚、晁补之、秦观与张耒,四人皆出于苏轼之门。
    二晏:北宋词人晏(yàn)殊(shū)和其子晏几道。
    中兴四大诗人:南宋大诗人陆游、范成大、杨万里、尤袤。以陆游成就最高,诗作近万首。
    关马白郑:元代剧作家关汉卿、马致远、白朴、郑光祖。
    明初三大家:宋濂(lián)、刘基、高启三位诗文大家。宋濂颇负盛名,推为“开国文臣之首”。
    前七子:明代文学家李梦阳、何景明、徐祯卿、边贡、康海、王九思与王廷相。又称“明七子”和“七才子”。
    后七子:明文学家李

【拓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