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《题金山寺》诗——
潮随暗浪雪山倾,
远浦渔舟钓月明。
桥对寺门松径小,
巷当泉眼石波清。
迢迢远处江天晓,
蔼蔼红霞晚日晴。
遥望四山云接水,
碧峰千点数鸥轻。
〔简释〕这首诗写尽了金山寺的美妙风光,作为律诗,平仄对仗也极考究,而更妙处,是这首诗可以倒读——
轻鸥数点千峰碧,水接云山四望遥。晴日晚霞红蔼蔼,晓天江树远迢迢。清波石眼泉当巷,小径松门寺对桥。明月钓舟渔浦远,倾山雪浪暗随潮。
同样有无穷韵味,同样叫人心旷神怡,同样紧扣《题金山寺》的诗题。本诗是回文诗常见的一种形式。回文诗按一定法则将字词组合后,回环反复都能成诗。一般认为回文诗“自苏伯玉妻《盘中诗》为肇端,窦滔妻作《璇玑(xuán jī)图》而大备。”(朱存孝《回文类聚序》)《璇玑图》是回文诗的极致,作者是前泰苏蕙,它把八百四十一字,组成纵横各为二十九字的方图,回环反复读起来,可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。《镜花缘》四十一回详谈这首回文诗,可参看。
回文诗的特点,是巧妙地利用汉语特点,在词序上惨淡经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