稿砧今何在?
山上更有山。
何当大刀头?
破镜飞上天。
——见〔南朝陈〕徐陵《玉台新咏》
〔简释〕这是一首古乐府。“稿”古作“藁(gǎo)”,稻草。砧(zhēn),砧板。古时行斩,罪人伏在铺有稻草的砧上,以斩之。故言“稿砧”则兼言“”,而“”与“夫”同音,“稿砧”便成为“丈夫”的隐语。这首乐府句句是隐语,首句隐“夫”,次句隐“出”,三句隐“还”(古大刀头上一般都有环,而“环”与“还”同音),末句隐“月半”。诗说:丈夫在哪里?出门去了。何时回家?月半归来。
这是一首影响深远的“隐语诗”(后来诗中凡采用隐语者,便可以称作“稿砧诗”)。唐权德舆《玉台体十二首》之十一“铅华不可弃,莫是稿砧归”和唐高适《送刘评事》诗“赠君从此去,何日大刀头”等,就明显受了其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