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留仙先生……作此书时,每临晨携一大磁罂(yīng,大腹小口的瓶子),中贮苦茗(míng),具淡巴菰(gū)一包,置行人大道旁,下陈芦衬,坐于上,烟茗置身畔。见行道者过,必强执与语,搜奇索异,随人所知;渴则饮以茗,或奉以烟,必令畅谈乃已。偶闻一事,归而粉饰之。如此二十余寒暑,此书方告蒇(chǎn,完成)。
——〔清〕邹弢(tāo)《三借庐笔谈》
〔筒释〕蒲松龄以《聊斋志异》而名垂青史,这当然是对他二十余年奋斗的最好报偿。而认真搜集创作素材、注重生活积累的精神是他成功的重要保证。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的。至于“设烟茗于路旁……”的方式,当然不一定效法。